第1086章体制改革-《大魏霸主》
第(3/3)页
“怎么,你们都想杀敌立功?”压住自己的火气对帐中之人道:“你们想,难道老子不想吗?可是命令已经下达,咱们师只出一千步兵,这件事情,本将军早就想到了。挑谁去,不挑谁去你们都不会甘心,不过此事既然如此,想要做到真正的公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既然大家愿意出战,那就生听天命吧!”
“师长,怎么个听天由命?”
封雷道:“咱们师一万五千将士,只准许抽调一千人出战,那就是每十五人抽一,你们这样啊,你们下去准备一些筷子一端染上红色,进行抽签,抽中红筷之人,便出援安西,告诉大家,这乃是天命,请他们各安天命吧!”
这也是眼下封雷能够做到相对最公平的办法了,其实不光是步兵第六师,乃至整个魏国各军都是采取类似的办法。
就在冉明组织支援安西军时,魏国皇家科学院最终研制出了成果。对于枪械,冉明其实很多方案,采取前装火绳枪或燧发枪,其实对于魏国技术储备来说,根本没有难题。对于枪枪械本身最难的枪管部分,魏国其实完全不用像后世明清两代,采取什么两层铁皮砸制而成,那样既费时费力,而且质量也不好。
任何科技,其实都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冉明在永兴三年正式推出轴承式,带给这个时空的其实不仅仅只是一个轴承,而是一项关于钢铁的技术革命。
人类最早发现铁是从天空落下的陨石,陨石含铁的百分比很高(铁陨石中含铁90.85%),是铁和镍、钴的混合物。事实上我们在古籍见到不少专于陨铁神兵的介绍,陨铁兵刃之所以锋利,就是因为这不是普通的钢铁,而是一种合金钢。在我国,从战国时期到东汉初年,铁器的使用开始普遍起来,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金属。当然,人们对铁渐渐感觉不满意了,铁质偏软,生铁非常脆,在东汉以后,人们发现经过反复锻打,可以把生铁的杂质挤出去,形成韧性更佳,更加锋利的钢。在这种情况下,钢铁都是经过锻打产生的,这种技术让钢铁的产量非常低,而且钢铁的造价也非常高昂。
轴承自然不自采取锻打的方式生产,这个时候钢铁工艺就进入了转炉炼钢时代,直接把铁水加入各种原料,配比成各种需要的合金钢水,直接进入一次性冷铸。经过十数年的摸索试验,魏国已经可以制造蒸汽机的钢铁技术储备了。在这种合金钢出现的情况下,冉明其实根本不需要制造后世那种笨重的铸铁炮,因为火炮在发射的时候,就会形成非常大的膛压,炮管管壁太薄,经不住那种膛压的冲击,很容易破裂或直接炸膛,但是合金钢就没有那种困扰。
金合钢可以采取非常薄的管壁,承担极大的膛压。像蒸汽机的锅炉,根本就不是原始炼钢技术可以实现的东西。
随着长期炼钢技术的改进,无论是炮管还是枪管,魏国都可以实现了直接铸造。解决枪管的方案,冉明事实上对后世的枪械也有几套方案,火绳、燧发火枪都没有让冉明满意。在这个时代,火枪的威力,远远没有弩机据有优势,后世写明清穿越的小说非常多,通常都是一个模式,那就是发展发枪,战胜鞑子。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种文章都非技术流写的,很着非常大的硬伤。无论是威力、造价,还有后勤补给压力,火枪都比弓弩大。神臂弩最大射程三百多步,一百五十可以破铁甲,一百步破二层重甲,即使没有那种变态的神臂弩,至少传统的脚踏弩在一百步的射程内,仍着非常强的破甲能力。火枪手面对弓箭手,还有培养优势,可以大量批量生产士兵,可是对于弩机而言,这个优势,弩机同样也有。弩机是直射瞄准,半个小时可以上手,八十米靶子(十箭七中(程志第一次玩)猎弓五十米靶子,三箭全飞,一箭未中)
冉明一直压制着火枪装备的时间,在冉明看来,无论火绳火枪还是燧发火枪,其实和魏国的制式装备马公弩相比,并没有优势。而且进行换装不成熟的火枪,会造成非常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冉明对于火枪而言,最终选择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主流后膛枪。这场战争双方前后共有350万人参加,其中绝大多数为志愿兵。战争造成75万士兵死亡,40万士兵伤残,相关协会估计阵亡人数可能更多,不明数量的平民也遭到波及。当然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结后膛枪的出现。
对于那种著名的后膛枪,冉明自认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唯一的就是金属子弹问题。
冉明对于子弹,甚至一度想过放弃,索性就用实心弹,毕竟即便是实心弹,以现有的工艺和技术弄出鸟铳来,也绝对可以领先这个时代数十上百年。但鸟铳却是一个实战非常鸡肋的火枪,冉明只是细细一思,又觉得不妥,空心弹的好处不只是威力大,射程远,更重要的是还能大大的提高魏国的工艺水平,若是能制出空心弹,即便只是较为粗劣也好,对于魏国的工艺来说也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冉明只能尽力地去简化了,或者说,去想办法改良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