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并不是直接敲定了设计,而是敲定了设计的整体构架,细节上后续会有专门的小组,就像是‘质检部门’一样,一直不断的进行论证工作,以防止设计和制造出现问题。 设计论证报告会正式开始。 赵奕带着设计组的成员上台,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大家知道相关设计板块的负责人。 设计的四个核心成员是赵奕、李建明、余信和鲍恩红。 赵奕,不用多说。 李建明是设计组中能力最强的,也是对设计最理解的。 余信则是对设计贡献最大的,设计进行过程中,他的好几个舱体设计,都直接被采纳了。 鲍恩红则是附带的,她说话很温柔口才也好,就充当设计组的‘对外发言人’,差不多就是新闻官类型,负责会议中回答简单的提问。 会议开始。 设计组其他人都走下了台,只留下赵奕一个人,台上的大屏幕则展示了出宇宙飞船的概念图。 这个概念图是赵奕亲手画出来的,还填充了颜色和渲染背景,看起来就像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只不过画面是独一无二的。 屏幕中展示出来的设计图,下方看起来像是一座大型的ufo,但整体呈现一个三角锥形。 宇宙飞船由三层组成。 最下方就是大型的反重力装置支撑的ufo外形。 赵奕讲解道,“这一层的反重力装置,是由内外两层组成,外面的一层装置包裹整个宇宙飞船,撑起的反重力屏障可以覆盖整个飞船,从而实现太空穿梭。” “内层的反重力装置,只能覆盖宇宙飞船的下盘,并不具有撑起反重力屏障的功能,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驱动宇宙飞船升空和降落,另一个是隔绝星球的引力作用。” “比如,如果我们要往太阳系外飞,背对着太阳开启装置,就可以隔绝太阳的引力作用,其他星球也是一样的,像是木星,或者其他大的行星,引力作用还是很大的,会影响到宇宙中的航行路线。” 在连续介绍了底层的核心技术构架后,就直接过渡到了中层,“这一层,内部标准圆形架构,是核聚变装置,外层带有大型的发电机、动力器,同时拥有可向外延展,并覆盖半个宇宙飞船的双翼。” “两翼的外层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以便进行能源补充,并保证能源的安全性。” “同时,两翼末端也会安装推进装置,来控制飞船航行的方向。” “核聚变装置安装在中心,主要是考虑到便捷性,最初我们有两种设计方案,最终还是采纳了在中心的设计,因为平行的设计会影响到,反重力屏障的覆盖问题,同时也会延长能源输送。” 最后就是第三层。 “z波装置。” 赵奕道,“最上层是z波发生装置,我们的设计是以可撑起的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作为z波发生器的前段,增大z波覆盖范围的宽度,以便提升太空穿梭的安全性。” “压缩镍铝铁合金板材的强度非常高,可以承受超高强度的撞击。” “最下层——” 在介绍完核心技术装置以后,赵奕转到了宇宙飞船的最下方,也就是大型反重力装置的下面,是半个扁圆撑起的部位,“这里是舱室和物资仓库,舱室主要用于承载小型太空飞船,我们的设计中,宇宙飞船会有八个舱室,装载八个不同功能的小型太空飞船。” “同时,舱室的外层以及第二层的能源动力层,外围也带有武器体系,具体武器体系的构架,就需要后续进行设计装配了。” 其实,武器体系并不重要,只能说有‘象征意义’。 因为第一艘宇宙飞船制造出来,也不可能飞往太阳系外,更不可能用它来寻找外星人。 如果是只是针对地球来说,宇宙飞船才真正大材小用了。 赵奕一口气介绍完了整体。 他介绍的内容很多,实际上,就只是说起了核心技术部件而已,有关核心技术部件的介绍,也只是说了外形、重要的功能等等。 这是设计最表层的,对相关技术有了解,看外形差不多就清楚了。 接下来才是关键。 技术组几个组长,包括李建明、余信等人,分别上台对各个部分的设计做讲解,让参会的人员对各部分设计有了解,才能够参与到设计论证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