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郭淮将自己描述成一个从凉州逃难至此的文士,颇有才学,欲求仕于魏,求见大将军司马懿。 一通解释下来,尽管郭淮没有透露自己真正姓名,官舍小吏司马方脸色还是变。 一开始,因为郭淮体型大变和不修边幅的原因,他并没有认出后者――他之前也只是远远地见过郭淮几面。 但随着郭淮的叙述,眼前之人与郭淮的形象逐渐重合。 “郭淮,你是郭淮!”司马方忍不住脱口而出。 “是我!”郭淮激动点头,险些当场飙泪,他感觉到笼罩在头顶的阴霾即将散去,眼前这个小吏既然认出了他,必然会助他见到司马懿,说清原委,一雪污名。 正心潮激荡,忽听司马方喝道:“来人,将这个蜀国奸细抓起来!” “关入地牢!” “???” 郭淮整个人都懵了。 两名五大三粗的兵吏闻声而来,蛮横地将愣在当场的郭淮给拖了下去。 …… 是夜,冀县临时大将军府。 司马师抱着一摞竹简走进内室,放在司马懿面前,又端来一支蜡烛,轻声道:“父亲,细作从凉州方面传来消息,郭淮日前企图脱蜀归汉,失败被捕,于牢中患上瘟疫,不治身亡。所有情报全在这里了。” “父亲,如此看来,蜀军大肆宣扬的‘郭淮即将出任蜀汉凉州刺史’都是假消息,郭大人并未叛国投蜀啊。” 司马懿微微颌首,接过蜡烛,开始一卷一卷地检阅关于郭淮这几个月的详细记载,想从中确认两点,一,郭淮是否真的不曾叛魏;二,郭淮是否真的已经死亡。 确认了第一点,就可以为其平反;确认了第二点,则可以立即实施营救计划。 哪怕花点钱,哪怕付出点代价,司马懿也要把郭淮捞回来。 无论怎样,他都需要拿出这么一个积极的态度,不单单是笼络部下人心;更因为郭淮与他历来相厚,他需要向朝廷方面澄清自己识人不明的嫌疑。 之前,“郭淮投蜀”、“郭淮即将出任蜀汉凉州刺史”的消息传到京城洛阳,文武百官已经对他多有非议。 所有人都知道,郭淮与他司马懿的关系。郭淮投了敌,他司马懿又如何能撇清关系? 司马懿很清楚,自己被“官降一级”并不是“救援凉州不力”,那只是只是官方给出的托词,真正原因还是被郭淮投蜀给牵连了。 身为三军主帅,司马懿对局势有着自己独到的判断。 所以他要弄清楚,郭淮是否还活着! 但很可惜,仔细翻了一遍,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来证明郭淮还活着,只能证明郭淮并未投蜀。 司马懿失望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一份竹简上写着“郭淮”二字,他连忙把那卷竹简抽出来,铺开到桌子上,伸手小心翼翼笼住烛焰,俯身定睛细看。 “建兴九年二月初三,郭淮被焚于城南乱石岗。” 由于近几年来多次对蜀作战,司马懿曾缴获过很多蜀汉公文,熟知蜀汉那一套公文记录方式。眼前短这短十几个字,在他眼里却蕴含着很多信息。 这是一份普通的军事记录,时间是五天之前,也就是郭淮首次逃亡失败的一个月后,内容是火化郭淮。 这些内容表面上都没问题。 真正令司马懿怀疑的是最后一句:“郭淮被焚于城南乱石岗”,这个说法非常耐人寻味。如果郭淮先死于瘟疫而后再被焚,这句应该写成“焚其尸于城南乱石岗”。而这一份文书中记录的是“郭淮被焚于乱石岗”,说明郭淮被焚烧的时候一定还活着,所以才会如此记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