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于马谡来说,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只要诸葛亮还健在,他就可以继续统兵,征战四方。 但是,诸葛亮今年已经五十一岁了,自刘备去世后,蜀汉万钧重担全压在他一人肩上。期间东防孙权、南征蛮越;西和诸戎、北伐曹魏;内抚朝政,还有兼顾民生,常年累月操劳下来,身体每况愈下,短短八九年间,苍老了十几岁都不止。 是以,诸葛亮还能活多久,直接关系到蜀汉接下来的战略布局和方方面面。 诸葛亮本身就是权臣,自是深知权臣的利害,他没有篡逆之心,不代表别人也没有。因此诸葛亮不可能不对自己百年之后的蜀汉处境产生深深的忧虑。 为了避免给蜀汉留下巨患,就只有先弄清楚马谡的态度。 于是,在盘衡之后,诸葛亮提议刘禅册封马谡为“凉王”,籍此来试探马谡心迹一__如果马谡接受了凉王的册封,那就离死不远了。 好在,马谡很清醒的拒绝了。 接下来,诸葛亮又改封赵云为凉州刺史,试探马谡的反应还派出蒋琬近距离来观察。甚至亲自来到凉州观察。 如此种种,只为确定一件事,马谡是否可靠。 如果可靠,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继续信任他,委以统兵自专之权,向东攻略天下。 这就是马谡推测出的诸葛亮此行目的。 他默默望着诸葛亮紧锁的眉头,日渐衰老的容颜,那双透着心力交瘁却又似乎能洞察人心的慧眼,一股子敬佩油然而生。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这份为汉室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信仰,着实感染了他。 于是马谡决定表个态,让诸葛亮安心。 “丞相,谡向汉之心可昭日月,今愿指天为誓,终生不负陛下与丞相。’ 诸葛亮不置可否,眉头仍旧紧锁 在他看来,马谡发不发誓,根本不是重点。 这种誓言的约束力相当有限,曹操终生不曾背汉,并不妨碍魏国最终代汉。 再者,诸葛亮并未怀疑马谡,毕竟两人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他一向视马谡为自己人。他此来凉州,主要目的是打着“视察”的幌子,来向马谡要神药来了。 据他所知,马谡手中的神药不但可以起死回生,还可以抵抗岁月侵袭,延缓衰老。 这人呐,越老就越要补哇。 但见马谡居然意会不到他的暗示,反而在大表忠心,诸葛亮沉吟了一下,只好明示道:幼常,昔日赵老将军所服之药丸 “哦,还有最后一颗。”马谡连忙摸出一枚锁血丹递了过去,恍然意识到自己在与空气斗智斗勇。 顶头上司诸葛丞相只不过叹了口气,皱了下眉头。他差点就联想到“丞相百年之后,他大权独揽,自立为王或取刘禅而代之”的戏码。 原来只是来问药的。 诸葛亮接过黑乎乎的药丸,脸色旋即舒展开来,捏在手上审视了一会,语重心长道:“幼常,我身体不好,你要努力,蜀汉的明天就靠你了。” 一听见这话,马谡当场就瞪大了眼睛 这句话与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说的“世子多疾,汝当勉力”何其相似! 一想到原时空里,诸葛亮去世前也对杨仪暗示过此类言语,最终却把蒋琬指定为继承人。马谡很快就释然了。 连连推辞道,“丞相,谡除了打仗,其余皆不擅长,实难担此重任。而且丞相府内外早就有传言,丞相百年之后,国事主簿杨仪不能胜任。’ “哦,这话是何人所说?”诸葛亮讶然。 马谡装作不知道内情的样子,一板一眼分析道:“如今朝廷之事,自有丞相一力承担,不过丞相之后由谁接掌大任,这就很值得推敲. 后面的话马谡虽没有说,诸葛亮却知道前者想说的是什么。 以前马谡在他麾下突如彗星般崛起,意气风发,风头一时无两,被所有人用羡慕眼光包围大家当时都觉得马谡会是他的下一任继承人。 但在马谡坐镇一方后,刻意压制了自己的治国属性,展现出疆场攻伐的天赋,这让其下一步的发展偏向了车骑将军、大将军这条线,基本上与丞相这个职务无缘了。 所以,大家都知道诸葛亮需要物色新的继任者,暗地里人心浮动。 诸葛亮也想听听马谡的见解,于是便面带微笑,侧耳倾听。 马谡继续说道:“杨仪四十一岁,我四十岁,蒋琬三十八岁,费祎三十五岁,杨仪目前是丞相身边的高参,蒋琬是留守川地的重臣,费祎是出使东吴的能臣,综观我蜀汉文武众臣之中,正值壮年而备受丞相青睐的,唯有杨仪与姜维二人。姜维年纪尚轻,资历尚浅,是我蜀汉未来的人才储备。故而,此重任非杨仪莫能担。’ “丞相,谡说的对吗?’ 诸葛亮仔细瞧了马谡一眼,见后者一脸正经,不像是在胡言乱语,便微微一笑,挥扇送客。 马谡长出一口气,拱手告退, 刚出来房门,就被候在外面的一大群人团团围住,每个人都目带期盼之色望过来。 其中属杨仪的眼神最为迫切。 看来,他很想知道诸葛亮与马谡谈了什么。 马谡本不想搭理杨仪,见众人堵在当道一脸好奇,忽然灵机一动,对杨仪拱了拱手:“杨大人,恭喜。” 何喜之有? 杨仪奇怪的看了马谡一眼,一头问号。 “丞相方才说,他年事已高,威公当勉之。 说罢,马谡甩袖微笑而去。 深藏功与名。 此言一出,众人神态各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