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救援和景树-《我怎么还活着?》


    第(3/3)页

    -----------

    “我是在东海旅行时遇到小桑的。”

    “当时,它只有这么一点点,一个不到半人高的小树苗.......”

    “.........我在它还小的时候,对其进行了‘选育’,栽培它是很辛苦的,它长的太快了........”

    “我需要给它找到一个成长的小天地,让它能够自由的展示它的美和强大.......”

    “......它喜欢吗?你怎么会问这个傻的问题,我都怀疑你园丁基础课程是怎么学的了,人类意义上的喜爱和厌恶,甚至人生意义这种东西都是人类这样的生物才会有的......”

    “......果树被摘走‘幼子’是什么滋味,麦田里被限制的死死地并定期收割的麦子是什么滋味,以人类的标准大概都是酷刑吧,但这本身就没有意义,植物不是动物,它们对‘活着’和‘快速成长’的渴望远超其他........”

    “咳,回归正题吧,作为一个盆景师,首要的就是选择你‘景’中的主角,那往往是潜力惊人的‘主景树’,别忘记,你就是一个提供作为生存空间的‘盆’的设计者,真正的主角是谁........”

    在师兄的带路下,别说对盆景设计师这个职介多了很多理解,路平安甚至对园丁体系多了很多经验。

    对植物残忍?残忍这个概念大概就是动物才会拥有的。

    插条再生的新植株,和原母体是什么关系,作为基因复制体的它和母体再繁衍的后代,又是什么?

    以人类的目光来看待植物,必然会一团糟,他们在本质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这要涉及到动物和植物的根本区别,涉及到为何驯兽师和园丁不能兼修的基层逻辑冲突,暂且不展开了。

    而此时的路平安,被前辈上了一课。

    把植物当做观赏树很残忍?定期裁剪是酷刑?那些在野外被乱砍乱伐的原木,甚至连生存机会都被剥夺杂草大概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刻,路平安深刻理解了为何园丁第一个觉醒的异能基本都是“聆听生命”。

    当他们长期听到植物对于存活、成长甚至繁衍的渴望,自然也会抛掉束缚自己的那些条条框框。

    “......用人类的道德观,我们对任何植物的开发利用,都是功利且残酷的,但对于那个被我们选择的植物来说,它拥有在生存竞争中战胜其他同类的机遇,所以它们会对我们相对友善,但被它夺走了生存机会的其他植物.......”

    人类的大灾难死几千人就很可怕了,收割稻田、烧毁林地的时候“园丁”去逛一圈,那收获的“惨嚎”和“恐惧”,会让大多数适合这条路的园丁,迅速抛掉某些仅适用于人类的道德观。

    如果真要用人类的道德标准来“拟人化植物”的话,园丁、农夫之类本身就是极其残酷的职业,每天要吃米的人类大概就是星球之癌。

    路平安其实还是作为一阶园丁的时间太短了,对基础课的掌握也不足,才会问出对老手有些匪夷所思的话语。

    同时,他也理解了,为何盆景师和插花手为何明明能力和表现形式这么相近,却被视作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插花手的‘花’是死的,它是用人类的审美观,用植物的残骸来制造人造景。而盆景设计师的景是活着的,是可变的,主角其实是植物本体,且最好从幼体开始培育。”

    前期两者表现的很是相似,但越往后走就完全不同。

    插花手的主角始终是人,核心是人用植物素材构成的“美”,是其意识的主观投影,类似与画作一般的“人造艺术品”。

    而盆景师的主角是“树”,人只是辅助,虽然是也可以被称为艺术品,但更多追求的是“自然之美”。

    有些东西,纸面资料只能懂个大概,真的体会到了,才会发现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两条路,都挺有趣的,但对我来说,似乎不用犹豫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