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要不要? 当然要! 空番号也要!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咦? 为什么是100军? 这个数字是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100分? 表扬自己做得对,做得好? 唔,想多了。 摇摇头,将脑海里的杂乱思绪撵走。 收拾行李,准备走人。 难度非常大。 主要是大洋非常多。需要很多节车厢来拉。 幸好,现在的他,控制了火车站,可以直接调动火车。先将大洋全部装上车。 然后带着五百人,押解着大洋先期回到石门。 剩下的人坐第二趟车。 晋绥军的人没有出现。 仿佛当他张庸是透明的。没有丝毫反应。 被他这么一闹腾,晋绥军高层,估计恨不得扒他的皮,喝他的血。 还好,从此以后都不用再相见。 “哐哐……” “哐哐……” 火车终于回到石门。 有很多人前来迎接。 下车。 首先看到一个熟人。 李仙洲。 他旁边还有另外一个人,和他并排站着。 不用问,就知道是李天霞。 他们终于来了。 看到张庸出现,两人快步上来。 立正。 敬礼。 “专员大人。” “你们好。” 张庸没有还礼。伸手。握手。 两人都是前辈。他是晚辈。对方首先敬礼,他已经受宠若惊了。 “以后,你们见我,就不用敬礼了。” “是。”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就在这里谈吧。” “是。” “我请你们来,是让你们各自建立一个军的。一个是68军,一个是69军。目前都是空架子。只有一个旅的编制。” 张庸实话实说。 李仙洲、李天霞都是默默的听着。 其实,具体的情况,他们多少已经有所了解。知道任务艰巨。 这是显然的。否则,也没他们的分啊! 如果有现成的一个军,哪里轮得到他们来担任军长? 就是没有。需要自己拉扯。 “武器、弹药、军饷,我负责解决。其他的一切,你们自己解决。” “明白。” 两人互相对望一眼。 高悬着的心放下来。 建立军队,最需要的就是武器、弹药、粮饷。张庸都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人员招募、编制、训练、指挥、打仗。他们都会。 “日寇很快就会南下,进攻石门。”张庸缓缓的说道,“他们需要从石门向西攻击,围攻太原。所以,石门是关键的战略要点。日寇会疯狂争夺。” “专员,石门无险可守……”李天霞欲言又止。 “是的。”张庸点点头,“石门无险可守。所以,你们的任务,不是坚守石门。” 微微顿了顿,张庸继续说道:“你们要充分发挥机动作战的优势。不要管石门。要找准日寇的薄弱位置。果断出击。消灭一部分日寇。总的战略方针,就是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专员的意思,我们是不守城吗?”李仙洲有些担心。 “不守。”张庸果断的回答,“守城,会被日寇的飞机重炮炸成灰。不划算。” “可是……” “责任我来承担。是我吩咐你们这样做的。你们执行的是我的命令。” “是。” “这是给你们的书面命令。保管好。” “啊……” 两人面面相觑。 看到张庸拿出两份正式的命令。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 “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日寇有生力量为主。以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联队为目标。” 下面有张庸的签名。手印。还有日期。 白纸黑字。 将责任完全承揽过去。 对于他们两个来说,责任的确是没有了。 但是,压力有。而且,很大。 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联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日寇一个联队有三千多人啊! 平均下来,每天要消灭一百多个日寇。 虽然说,他们是一军之长,可能会拥有三四万人。 但是…… 依然觉得任务很艰巨。 “每月一个联队,的确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那是远期目标。等以后兵强马壮再说。现在肯定做不到。但是,不能摆烂。你们现在就有一个旅的兵力。武器装备比较好。弹药也充足。所以,至少也要做到每个月消灭日寇一个大队。每个月消灭日寇一千人以上。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军长必须换人。” 张庸直言不讳。 每天消灭日寇一百多人,不现实。 但是,平均下来,每个月消灭一千多日寇,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零敲碎打。 战法多变。 不能拘泥于死板的阵地战。 总之,不能像其他国军一样,死板的迎战,最后全部死光。 后世有些人,脑子有问题,一说国军的贡献,就说国军死得人多,哪场会战死了多少多少万人。 好像死的人越多,功劳就越大似的。简直是脑残。 不是自己死的人越多,才叫功绩。是打死的敌人越多,才是功绩。 否则,我几万人全部跳江自杀,岂不是盖世功勋? 看两人的神色,就知道李天霞接受的比较快。这个家伙脑子是比较灵活的。指挥水平也比较高。 相对来说,李仙洲可能就有些死板。脑海里都是阵地战。 难怪十年后,会被抓几万头猪。 如果他是别人的手下,他张庸可能会笑死。 问题是,现在,李仙洲是他的手下。想到几万头猪就郁闷。 唉…… 只能是以观后效了。 “累吗?” “什么?” “我问你们两个累不累。” “不累。” “行,那就跟我出发。我们去搜索日寇。” “是。” 两人互相对望一眼。 张庸带他们去杀日寇?什么意思? 难道还要教他们打仗? “有些新武器,你们需要在战场上熟悉。” “是。” 两人这才明白。 于是,收拾。带队出发。 嗒嗒嗒…… 嗒嗒嗒…… 马蹄声如雷。 席卷秋风。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