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以池泽青等人终于回了京城,他们走之前的吏部尚书已成前任,并且锒铛入狱,吏部尚书的职位也空缺下来。 见他们归来,朝堂文武百官的注意力被瞬间转移,兵部尚书看着他们拉回来的金山银山,两眼放光,恨不得直接扑上去。 至于户部尚书,则付诸于行动,立马点出户部官员,让他们赶紧清点把这些钱全都入库。 突然,户部尚书面色一僵,小心翼翼的看向池云亭道:“陛下,这么多钱只怕国库放不下,能不能借您的私库一用?” 不管是皇室宗亲,还是前吏部尚书,抄家抄出来的那些钱,池云亭都没动过,现在这么多钱,他们要是再不给帝王分点,就太说不过去了。 也是陛下太正直,居然连提都没提过,还好他这个户部尚书也不是白当的,及时反应过来。 池云亭有些哭笑不得,道:“不用了,朕的私库也没地方放这些。” “比起这个,开海禁一事诸位考虑的如何了?” 众人沉默,看着这堆金山银山,哪还能说的出反对的话,其中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支持力度最大。 去往沿海交通不便,他们修路就是。 沿海倭寇匪盗横行,他们造船出兵剿灭就是,难不成他们偌大的朝廷,连些小毛贼都处理不了? 如果说以前的京官没有把沿海那边的倭寇匪盗放在眼里过,那么现在则是彻底把那些人记在了心里,毕竟他们之间切实的产生了利益冲突。 能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官员们,你可以质疑他们的人品,质疑他们的骨气,独独不能质疑他们的聪慧。 他们要是积极,齐心协力起来,绝对是历史潮流最前面的那朵浪花。 而此时那些只看得到沿海利润的文武百官们并不知道开海禁一事对历史意味着什么——那些堆成山的金银珠宝,可没一点是靠沿海百姓耕种缴税积攒出来的。 面对如此一笔庞大待分的财富,不少部门都摩拳擦掌,户部更是走路带风。 直到一个消息传来,才稍稍吸引众人的注意力,陛下.身边的虎统领卸任,接下来龙卫统领一职将由陛下堂弟池泽青担任。 听说虎统领卸任后,要回金陵了。 怎么这么年轻就卸甲归田了? 直到兵部尚书带着兵部官员们大张旗鼓的来给回金陵的虎子送行,恭送虎子回去金陵参加武举,等来年再见,其他人终于反应过来,兵部尚书这是成功把陛下.身边的人,拉到了自己兵部啊。 虎统领要是单纯回去金陵还好,那朝堂之事再和他无关,可对方要是回去考武举,为进兵部做准备,那可就遭了。 谁看不出来陛下对虎统领的看中,说是异父异母的兄弟也不为过,他要是去了兵部,兵部在六部中怎么可能继续做冷板凳。 其中最焦急的是吏部官员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