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村支书和徐会计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们怎么忘了这茬,每年的工作报告还是他们上交的呢,如今贾主任拿这个说事,他们反倒是不好说什么。 有了草药那事,徐会计对苏韵并没有改观,老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可以一时好,但很难一世好。 苏韵之前给他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他不相信那样一个人,真能改好,所以对于苏韵返城这件事完全无感。 对他来说,苏韵的事是小,村里的事才是大事。 徐会计微微偏偏头,在别人看不到的角度,冲村支书轻轻摇摇头:这位贾主任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主儿,得罪知青办的人,难保不会被穿小鞋? 村支书眼皮一耷拉,心里叹口气。 这些他怎会不知道,知青办的人管理知青上山下乡的一切事情,要是得罪他们,不说别的,每年往宋家村多塞几个知青,就够他们受的,知青屋得扩建不说,知青刚来压根干不了活,得找人带几个月才能慢慢上手,要是碰上那种刺头知青,更难处理。 前两年知青刚下乡那会,出现过知青不服管教,和村民打架,死了10多个人的事。 当时这事闹得挺大,县里通报批评,连着开办大会,整顿不良风气,这两年情况好多了,也难保有那种刺头知青。 万一分到宋家村,自己这工作可就难办了,光想想就头疼。 贾主任的话,村支书也没办法反驳,毕竟前几年,苏知青风评的确不咋样,说她是老鼠屎,半点不过分。 村支书想来想去,这事没有两全的法子,只得叫住路过的吴大妈,让她把苏韵叫来。 贾主任点头,很满意他的识相,钱玉兰心里庆幸,幸好花钱请来贾主任,要不她不一定斗得过这位难缠的支书,心中对苏韵的埋怨又加重一分。 吴大妈看了看村支书,又看向贾主任人,直觉不是啥好事,磨磨蹭蹭不愿意:“支书,好好的,叫苏知青干嘛,苏知青今天陪孙大妈去县里看病,刚回来没多久,肯定累坏了。” 吴大妈耳朵好使,要是以前,她肯定不会多管闲事,狐狸精回城正合她的心意,可现在不同了,苏知青万万不能回城啊,她要是回城,自家老头子还怎么赚钱? 一个木头盒子五分钱,对城里工人算不了什么,但对他们这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这很有可能就是唯一的赚钱之路。 更何况她家老蔫活、好速度快,白天上工,晚上加加班,一天少说能干出一十个呢,这样一算,一天就有一块呢,这可是一块钱啊,能买两斤猪肉呢! 到手的猪肉还能长腿跑掉? 吴大妈脸色一凛,她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村支书瞪眼:“让你去就去,哪那么多废话!” 吴大妈眉角那颗黑痣跟着眉毛一块动了动,不等村支书催促,一个蹦高,跑出老远,身后扬起一阵尘土。 边跑心里边打定主意,那个什么狗屁领导看着挺厉害,她一个人劝不动,得多找几个人才行。 第(3/3)页